课程介绍
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生物技术专业实践环节课程(SJ)。
本课程配合普通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现代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等课程的理论教学并深化理论知识并提高野外科学研究能力。
课程目的
(1)通过野外考察和实践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以及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设计并完成项目的能力;
(2)掌握动、植物学野外研究的一般方法、标本采集和制作方法及数据搜集、整理和分析方法;
(3)掌握常用野外研究工具的使用方法;
(4)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合作精神;
(5)提高对自然的了解和认识,提高自然美学素养和创作能力,增强自然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
(6)了解野外工作和生存的基本方法。
课程要求
(1)实习前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预习、物品、器具及小论文题目或方向;
(2)遵守纪律及各项规章制度,配合教师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3)仔细听讲,每天做好实习记录;
(4)严肃认真、独立或合作完成相关实习内容,包括标本的采集、整理、观察和分析;
(5)独立或合作完成小论文的相关工作;
(6)标本整理归档、器具整理等工作。
野外实习Tips:
1. 山里面闷热潮湿,不洗衣服的同学请多带些换洗衣物。
2. 山上支持支付宝微信支付,但是住宿区信号不太好。
3. 住宿一般为4人间,插座可能会不够用,请适当携带拖线板。
4. 住宿区饮食需要自行洗碗,碗筷店家提供,亦可自带。
5. 攀登蝙蝠洞时,请适当穿着废旧衣物,当心滑落蝙蝠粪坑。友情提示:可以穿一次性雨靴保护爱鞋。
6. 晕车同学请适时服用晕车药。
教学大纲
课程面向专业
生物技术专业
生物信息专业
拔尖班(生物学专业、物理学专业、海洋学专业)。
实验教学基本内容
(1)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观察、分类,鸟类的观察、识别,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性、生态学、进化现象观察与分析,以及相关知识的学习;
(2)学生小论文的设计、数据搜集、整理和分析、撰写、交流;
(3)野外工作和生存方法的学习;
(4)爱国主义教育,高尚情操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5)自然美学学习、体验和创作;
(6)与兄弟院校交流。
实验内容和主要仪器设备与器材配置
序号 |
实验 |
内容 |
实验类别 |
每组 |
实验 |
主要 |
设备 |
主要 |
所在 |
||
验证 |
综合 |
设计 |
|||||||||
1 |
鸟类观察与学习 |
鸟类观察与识别及分类及相关知识学习。 |
√ |
|
|
20 |
8 |
望远镜/投影仪 |
15/1 |
|
野外 |
2 |
昆虫及其他动物观察与标本采集 |
昆虫和其他动物的采集、识别、制作分类。 |
|
√ |
|
20 |
8 |
捕虫网、扫网、昆虫标本采集盒、昆虫标本采集瓶、解剖工具、体视镜。 |
4 |
三角纸袋,泡沫板。 |
野外 |
3 |
植物标本采集与观察 |
采集、识别、制作植物标本及分类。 |
|
√ |
|
20 |
8 |
枝剪、放大镜、解剖工具、体视镜。 |
4 |
编织袋 |
野外 |
4 |
动物标本整理、观察、识别和鉴定 |
动物标本的鉴定、制作及相关知识学习。 |
|
√ |
|
20 |
10 |
解剖镜、放大镜、解剖工具、体视镜。 |
4 |
昆虫针、乙醚、泡沫塑料展翅板 |
室内 |
5 |
植物标本整理、观察、识别和鉴定 |
植物标本的鉴定、制作及相关知识学习。 |
|
√ |
|
20 |
10 |
显微镜、解剖镜、放大镜、标本夹、解剖工具、体视镜。 |
4 |
吸水纸 |
室内 |
6 |
生态学考查 |
动植物的垂直分布 |
|
√ |
|
20 |
10 |
GPS,望远镜 |
2 |
|
野外 |
7 |
自然美学创作 |
观察并运用自然材料进行美学创作 |
|
|
√ |
1-3 |
4 |
过塑机、颜料、画笔、叶脉书签制作工具等。 |
1-2 |
画笔、颜料、氢氧化钠、牙刷、胶水、卡纸、剪刀等。 |
室内 |
8 |
小课题研究 |
学生自选小课题进行研究 |
|
|
√ |
1 |
10 |
所有野外用具及实验仪器 |
4 |
|
野外 |
教学日历
2019年野外实习进度安排表
本课程为生物技术专业实践环节课程(SJ)。
本课程配合普通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现代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等课程的理论教学并深化理论知识并提高野外科学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