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 Macaca mulatta

猕猴(学名:Macaca mulatta):体长51-63厘米。是典型的猕猴属动物,主要特征是尾短,具颊囊。 躯体粗壮,平均体长约50厘米,它们的前肢与后肢大约同样长,拇指能与其它四指相对,抓握东西灵活,前额低,有一突起的棱。 头部呈棕色,背部棕灰或棕黄色,下部橙黄或橙红色,腹面淡灰黄色。

栖息广泛,草原、沼泽各类森林。主要栖息在石山峭壁、溪旁沟谷和江河岸边的密林中或疏林岩山上,群居。 成十余只乃至数百只大群。以树叶、嫩枝、野菜等为食,也吃小鸟、鸟蛋、各种昆虫,捕食其它小动物。相互之间联系时会发出各种声音或手势,互相之间梳毛也是一项重要社交活动。

Read More

动物生物学


什么是动物?

  动物是生物的一种,它们具有不同级别的特定组织模式,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延续的能力,同时可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外养生物/异养生物

  生物体在同化作用的过程中,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成有机物,只能把从外界摄取的现成的有机物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了能量,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异养型。这种生物成为外养生物或异养生物。

动物生物学研究对象



动物生物学研究任务

  • 动物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涉及动物有机体,包括形态和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其环境的关系,生长和发展的规律。
  • 动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动物新品种培育、禽畜饲养、水产养殖、野生动物保护等。
  • 有害动物的防治:农业、林业的有害动物控制,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的寄生虫病防治等。
  • 促进医学生物学的发展:人也是一种有智慧的高等动物,动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也同样适用于人类。动物生物学研究有利于改善人类的膳食营养、疾病防治,促进健康长寿,探索人类起源等。
  • 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动物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动物生态学研究有利于解决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重大社会问题,改善人类生活环境。

生物分类系统的常用等级(阶元)

  按照动物之间的异同程度、亲缘关系的远近,根据动物的相似特征,将动物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等7个分类等级。在分类等级中,物种是分类的基本单元。几个相近的物种归并为同一属,几个相近的属归并为同一科,依此类推,一直到分类的最高等级——界。有时为了更精确地表示动物间的相似程度,在纲、目、科、属、种之前加上总(Super-),在门、纲、目、科、属、种之后加上(Sub-),于是就有了总纲、亚纲之类的名称。

生物分类等级示例



动物的常用分类系统



课程课件


Chapt-1.00-动物学引言.pptx

Chapt-2.03-海绵动物门.pptx

Chapt-2.04-刺胞动物门.pptx

Chapt-2.05-扁形动物门.pptx

Chapt-2.06-线虫动物门.pptx

Chapt-2.07-环节动物门.pptx

Chapt-2.08-软体动物门.pptx

Chapt-2.09-节肢动物门.pptx

Chapt-2.10-棘皮动物门.pptx

Chapt-2.11-半脊索动物.pptx

Chapt-2.12-圆口纲课件.pptx

Chapt-2.13-软骨硬骨鱼.pptx

Chapt-2.14-两栖纲课件.pptx

Chapt-2.15-爬行纲课件.pptx

Chapt-2.16-鸟纲的课件.pptx

Chapt-2.17-哺乳纲课件.pptx

------------ ------------

Chapt-2.13-软骨硬骨鱼.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