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学
什么是动物?
动物是生物的一种,它们具有不同级别的特定组织模式,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延续的能力,同时可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外养生物/异养生物
生物体在同化作用的过程中,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成有机物,只能把从外界摄取的现成的有机物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了能量,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异养型。这种生物成为外养生物或异养生物。
动物生物学研究对象

动物生物学研究任务
- 动物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涉及动物有机体,包括形态和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其环境的关系,生长和发展的规律。
- 动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动物新品种培育、禽畜饲养、水产养殖、野生动物保护等。
- 有害动物的防治:农业、林业的有害动物控制,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的寄生虫病防治等。
- 促进医学生物学的发展:人也是一种有智慧的高等动物,动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也同样适用于人类。动物生物学研究有利于改善人类的膳食营养、疾病防治,促进健康长寿,探索人类起源等。
- 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动物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动物生态学研究有利于解决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重大社会问题,改善人类生活环境。
生物分类系统的常用等级(阶元)
按照动物之间的异同程度、亲缘关系的远近,根据动物的相似特征,将动物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等7个分类等级。在分类等级中,物种是分类的基本单元。几个相近的物种归并为同一属,几个相近的属归并为同一科,依此类推,一直到分类的最高等级——界。有时为了更精确地表示动物间的相似程度,在纲、目、科、属、种之前加上总(Super-),在门、纲、目、科、属、种之后加上(Sub-),于是就有了总纲、亚纲之类的名称。
生物分类等级示例

动物的常用分类系统
